Skip to content

李冉 14 天冥想笔记

原课程链接

本文所有文字都是围绕课程内容总结的笔记,再加上一些自己的练习得出的感悟

可能笔记有一些地方会看起来突兀,缺乏上下文逻辑,那时因为我有时做笔记会有引用李冉一些比较长段的话,但因为这是别人的付费课程,所以我会在发布到博客笔记前删掉。

但如果你是付费的学员,你也可以从中找一下我的笔记对应的那一句李冉说的话,感觉这也有点意思 (:

46【讲解】传统冥想世界一窥

认清普通冥想和传统修行的区别 才能避免产生当下冥想效果和大师境界相差甚远的割裂感,进而避免放弃科学和理性、掉进邪教

传统修行的世界有下列三个特点

精微维度

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概念

  • 冥想是关于生活,这里主要练习和生活多注意接地气,别被胜义谛带偏了

不带评判的好处

  • 我的感受也是很好的平衡,这么做让我更加看清楚自己和他人,避免被自己或他人的偏见遮蔽

增强精微维度和评价的关系

🎇 增强精微维度给生活带来的好处

  • 这个我向往 2024-05-24
  • 比如上瘾在刚刚有苗头的时候就捕捉到,那是最容易戒掉的。还有情绪,在刚刚有一点情绪生发出来的时候就意识到,那就很容易控制和释放掉它。如果我刚刚受了一点风寒,就很注意的保暖和休息,那很快就好了,就不会发展成一两天的重感冒

改变生活方式

冥想是关于生活

  • 这里主要是,冥想和其它东西配合起来才能留住并加强冥想的功效,提高练习练习质量,进步速度

普通冥想的功效有限

  • 这个确实太同意了,刷一会儿社交平台就对冲掉了,太难了

传统修行比想象中苦

  • 既然会放弃这么多世俗的东西,切断这么多与世俗的联系,那这样修行是为了什么呢?

  • 是为了体验更高的境界吗? 是为了好玩吗(毕竟很多人坚持 coding 就是为了这个)?

  • 我现在的想法和选择

    • 我主要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,而冥想+心理学相关领域的学习+生活实践+反思 这个就足够我用了,而且可以用很久
    • 另外我现在感觉结合冥想之外的知识可以帮助人更好的生活,在世俗中生活,帮助到那些更多的普通人。 真正的修行还是太小众

修行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

修行的过程是痛苦的

  • 活在当下,认清实相,也意味着接触真实,包括不好的真实

思维实验(因无所住而生其心)

  • 如果我不是这具身体,不是这个大脑 (感觉这个角度有点难,太唯心了),我会怎么样?

冥想和心理性本质的不同:

  • 在冥想终极目标里,对人的定义和心理学不同
  • 会突破科学包括心理学的边界

深入冥想时遇到的负面情绪,是突破的契机


最后给的修行建议:

  • 没有做好准备的朋友 (包括没打好基础),不建议贸然投入
  • 不建议 40 岁以下的人完全投入精神修行。 容易后悔,缺乏资源

48【跟练】W4-别忘了放松

阶段: 身体扫描——结合专注和开放的冥想——放松——慈心

本节是找到平常心,接纳自己的水平、自己处理情绪、念头的能力、自己专注的能力等等

结合专注和开放的冥想的方法

  • 呼吸、身体、环境、念头是我们主要的四条轨道

  • 专注可能只占 20%,用于轨道的选择。

    • 我们可以用于专注呼吸;也可以用于去等待下一个念头(去锻炼自己更快察觉念头的能力,或者用这种方法去观察自己的念头,进而观察内心的世界);或者环境非常好,在名川大山前也可以去感受环境,享受好环境。
  • 轨道的选择

  • 标记的方法

结尾沉思: 通过睁眼闭眼思考所谓外面的世界和所谓内心的世界,他们之间真的有边界吗?

52【小结】要点梳理和汇总答疑 4

阶段总结-冥想非常感受-做梦

冥想的目标和功效

每天坐下来,沉入内在的空间,触碰最深处的自己,获得一种忠心感和从容感,然后再出来面对生活,就那么简单。

  • 其实我之前大概也这么想,每天起床干点这种事情,隔绝外在的信息,静下来,让自己胡思乱想,或者看看自己想什么, Face to the inner self,冥想后肯定都是更平静的,更客观,更冷静,冥想相当是积蓄了能量,给自己上 buff。
  • 有时还会遇到新的体验和感受,这也很惊喜,值得探索,满足了好奇心。
  • 通常也会在静坐中去感受自己的身体,平时反而很少这么做。
  • 冥想还是关于生活的,冥想时学到的专注、放松、接纳、拉回来、慈心等都是能用到生活的。越练,越是体会生活,生活里受冥想的影响就越大

一日静修

为什么-如何闭关

1.26.00 开始

戒定慧的戒是闭关的特点

然后说到长时间闭关带来的好处,不可替代性

生活方式和环境对于冥想的重要性

  • 传统里甚至认为生活方式和环境是修行的前提条件
  • 其实我现在这么多次冥想,状态比较好的就是起床后不看手机,直接洗个脸就开始冥想,而且那一天也没什么事情要干的时候,那个时候是状态比较好的,也是比较接近好环境的时刻,如果那段时间的生活方式也不错的话,那状态就会更好,很容易就会进入静下来的状态,不然的话还是要用各种技巧,可能还是静不下来

戒的原理: 远离,不接触。

  • 在传统冥想的体系的设计中,是通过好的生活方式来直接杜绝这种杂念的产生,然后你就不需要去处理这个了。

  • 所以能发现其实我 远离bilibili,不接触素材、信息这类 的做事方法的原理其实和他们一样,我也是认同戒这种概念的。所以我这么做了,也是在改变生活方式,在做自己的戒。而且我最近一个星期逐步减少互联网信息后,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确实让我舒服了很多。
  • 关于我如何逐步减少互联网信息,我后续应该会写一篇博客,这里又挖一坑了 😃

冥想有杂念也正常,生活方式确实改变有限

  • 我可能就要接受我的练习中不断的就是会被这些东西牵扯,嗯,所以我可能练习前我的杂念,比如说杂念度、走神度 心乱度是 80%。那我练习之后可能到 60- 50 ,一定会很有帮助了,那我就不会指望说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练到 10% 0%,


信息摄入

  • 那这个信息摄入手机是其中主要的一个,还有其他很多的各种各样的原因啊。电视,书本这些其实都是信息摄入,然后这些信息摄入进来以后,你就会不断的去反除这些信息,就不断的要消化这些信息,他就会把你的大脑弄得很乱。

  • 不一定要刻意减少摄入,但可以先改变摄入的种类、比例。比如我减少社交平台的使用,但是去看更多找工作方面的信息,或者复习更多简历相关的内容等等,把自己投入到工作当中,在这一段时间内把找工作这件事融入生活

手机锁起来,做到物理隔绝。

  • 这样能节省自己的意志力,毕竟意志力有总量这个我也是有感觉的,就像精力有总量一样

信息上瘾

  • 我觉得信息上瘾是所有人,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有的一个上瘾症状,而且我觉得它是它的危害甚至要比我觉得可能要比毒品,可能真的能比得上毒品。

  • 之前我也认识到这个问题,并在一直做一些改变尝试缓解。但再听李冉这么说,有点再次提升了对它的警惕。有点像我听 jyy os 课上强调 gpt 的好用之后,开始重视起把 gpt 融入学习、尝试把 gpt 用好,然后再后面听 cs50,David 也是这么说 duckai,就再次重视了一波。被他人一步步影响也是很重要的,这就是所谓的环境、圈子影响人。

  • 说回来这个问题,我在 2024-06-24 的冥想日记里也有提到信息过载对冥想的影响,说到我们要严格选择要摄入的信息,感兴趣可以看一下,可以说是我的一次“实践中体会到问题,实践后再次总结迭代方法”。

  • 然后再说一下这个问题对冥想的效果的影响。他的确就是一个冥想进步路上绕不过去的挡路石,解决不了的话,就卡那里了。从这一方面我也能理解,为什么传统冥想会选择 ‘戒’,选择改变生活方式、减少接触外界,看起来像是克制自己


什么是向内探索?

  • 我的答案。其实也不是说一定跟向外探索反着来,比如向外探索是追求世俗的成功、赚大钱、买大 House。那么向内探索对我来说,我会去开始有机会静下来,去想我到底有多想赚钱,有没有其他比这个更想的东西,去搞明白我真正想要什么,或者更深入一些,我是谁。这些也不是空泛的想想,因为想了之后是真正要反馈到日常行为上的,他会影响我在冥想之外应该如何做,会选择怎样的生活,这也是所谓的“冥想是关于生活的”。 这里扯一句题外话,我感觉自己冥想第一步由李冉这两个课程引路,真是少踩了很多坑,这就是踏着前人的肩膀啊,感谢李冉。

  • 回到主题,向内探索说的更好理解一点,就是认识自己,你不管是做人生选择啊,还是跟人交流等等,认识自己都是很重要的

行禅

慢走 感受重心的变化 日常正常步速 默念左右,注意力放多点给双腿双脚就好

日常走路就可以练到行禅,比如每天去打球的路上,和打完球回来的路上,还有早上吃早餐的路上,还有我每在电脑前坐一段时间后都会起来走一走也可以做一下行禅。等等

他和 10 次呼吸中的很好的帮助我维持一个很好的状态,把早上练出的冥想状态一直维持下去

主要是练过之后就会感受到它,确实可以帮我回到当下,把注意力带回到周边的环境,现在的自己。不然平时的走路都会很容易胡思乱想或者就到处看看,走马观花,其实没有自己的主动的觉知、意识

古代修行者的世界观

宿命论:

  • 努力也没用,所以不太追求世俗的成功。
  • 结论: 努力可能改不了命,比如世俗的成功就不是努力能实现,但努力是会带来收获的,如果你不是追求世俗的成功的话

传统冥想会关注普通人中人 人下人如何获得幸福

努力的方向: 找到自己的命,而不是逆天改命

  • 坐着啥也不做,就是和自己相处,对自己的了解越来越多,越明白自己要干什么


历史虚无主义


Fear of missing out (FoMO) 。


传统修行者的欲望转向向内探索,不是没有欲望


阅历带来的不同的理解 比如李冉说的 阅历带来的认识“欲望的无法满足”


为什么要向内探寻?

回答 我是谁? 我是这具身体。 那外貌和身体机能下降的痛苦怎么应对?

没有自己的东西,不知道自己是谁,当别人说你是舔狗时,你就会被影响。

比如我清楚自己确实缺乏行动力,自控力,被别人说也确实难过,但不同的是我对自己有这个清晰的认识,我的缺点自己是承认的,甚至接纳的,而且我还在尝试改变,所以如果别人用这个攻击你,这也可能只转换成动力,或者你根本就不太在意。

不被外界牵着走,而是清晰知道自己的目标: 找到自己的路,把注意力留在自己身上,把时间留给自己。这样才能沉下来,有定力。

脑和心的认识,冥想确实能帮我分清。

  • 心就是我真正想要的。
  • 脑是杂念,外界给的或者从外界杂念的无意识思考中衍生,比如杂念生杂念,一直走神这种。
  • 为什么需要冥想练习,要分清哪些是我想要,哪些是外界带来的,我不需要的
  • 不然杂念和信息这么多,我都不知道怎么去处理。很有可能今天被这个学习方法说,明天那个学习方法,今天这个找工作的方法,明天那个找工作的方法,今天这个找工作的行情,明天那个找工作的行情,我都没有自己的行动 自己的想法,一直被牵着走
  • 经过冥想后我会清楚知道,我自己就是想把这条路走完,即使是找工作失败了,那我也得现场的事先投过简历,先经历过面试,先失败和迭代一定次数之后,我再去做出新的选择,这是我想做的,不会也不能受别人影响

人的精神层次很重要

  • 精神病犯罪的例子

唯心主义的角度看: 外在的世界是由大脑、身体、意识来产生的,所以从改变自己,自己的意识,来改变自己的生活。

  • 我认为可以双管齐下,
  • 比如对于味道,我可以既去找好吃的,同时也去提升自己的感受力,锻炼自己的大脑,去把东西吃的更好吃;
  • 比如冥想时遇到的腰酸问题,我可以同时锻炼身体,自己的腰和冥想中想着不抗拒、接受、默念这两种方法去解决自己冥想时遇到的腰酸问题

生活就是当你点好餐以后坐着等。

  • 🎇 生活就是一直在等下一到菜 (欲望),所以人生不是为了得到那一份菜,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努力的过程,或者生活的时候,平淡的日常,上班的时候,学习的时候,不要把注意力放到结果,而是从过程中就开始享受,找到学习的乐趣,工作好的一方面
  • 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冥想练习: 保持好状态